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父母起的作用大!
作者:本站 来源:本站 发布时间:2016-04-12 浏览次数:964

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有多重要呢?阅读能力是孩子的一种重要技能,无论对于应试还是未来的生存发展,阅读都是一种非常有必要的学习方式。而您的孩子,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吗?


很多父母都不希望自家的孩子,看太多的课外书,孩子最好就是将全副心思放到学习上,将功课学好了就行了。事实上,十二三岁的孩子,正值智慧突破的时期,他对知识有强烈的好奇心与需求感,如果父母从中阻挠、限制,不但不会提升他对课业的学习意愿,反而可能中断了孩子的学习机会。


而且,在学校时因为各学科的学习压力,孩子几乎没有时间读课外书,回到家里做完功课,父母又不允许孩子读课外书,等到了放假,父母们还是让孩子死读课本……父母的初衷是不希望课外书耽误孩子的学习时间,可是孩子没有足够的阅读量,阅读理解能力上不去,语文阅读成绩举步维艰,作文水平停滞不前,一些需要有良好的理解力才能获得高分的学科也深受其害,更谈不上个人素质的全面发展了。



其实,“课外书”是“教科书”必不可少的补充和拓宽。不错,学校教育是人们获得知识的主要渠道,但主要渠道并不是唯一渠道,它不可能面面俱到,因为教科书的内容不可能也无法无所不包,这就得靠其他渠道来补充,课外读物就是它最好的帮手。




父母应在尊重孩子的基础上,对孩子看课外书进行引导。父母对待孩子看课外书的正确做法是:


根据孩子特点帮助孩子选择课外书


父母应根据孩子的年龄给孩子推荐一些好的读物,同时应该注意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年龄有差异,感兴趣的事物和理解能力也不一样。所以,父母最好选择适合孩子的书,不妨和孩子一起讨论、选择书籍,以适应孩子的心理和兴趣。比如,可以让孩子多看一些介绍优秀人物的书籍,树立学习的榜样,孩子可以在阅读中接受成功励志的熏陶,懂得做人做事的态度;孩子在暑期可以读一些经典名著和科普书籍等等。一提到名著,也许大家会以为就是那种大部头、艰深难懂、充满古文的书,其实,名著当中也有篇幅短小、语言朴素易懂、思想境界高且适合中小学生阅读的作品。中小学生完全可以在自己喜欢的书中多选择名著来读。


同时,父母应对孩子讲清哪些课外书适合孩子看,哪些书会对孩子成长不利,不能只是一味地禁止孩子读课外书,随着孩子明辨是非能力的不断提高,他们也会学会选择的。



尊重孩子对课外书的兴趣


父母要尊重孩子的兴趣,但不是完全按照孩子的性子来。因为孩子的判断力和自我约束力毕竟还不成熟。父母可以从孩子的兴趣入手,来培养孩子正确的阅读习惯。很多时候,好的阅读习惯比多读书更重要。一般来讲,中小学生会从天性出发选择自己想看的书,父母应尊重孩子的选择。只要不是暴力、淫秽、恐怖的书籍,孩子都可以看。


给孩子留出专门看课外书的时间


帮助孩子安排好学校学习和读课外书的时间,如和孩子一起制订读书计划和时间表,在孩子很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后,允许和鼓励孩子根据自己的意愿读些课外书。比如,和孩子约定,放学回家后的这段休息时间可以看课外书,但是到了做功课的时间就不能再看了;或是视孩子当日作业量的多少弹性地增减孩子阅读课外读物的时间。只要孩子能将时间调配得当,阅读课外读物不但不会妨碍孩子的功课,反而是拓展孩子知识领域的一种方法。



经常和孩子的老师联系


老师在孩子的心目中有特殊的地位。父母经常和老师保持联系,既可以得到如何指导孩子读书的正确的资讯,又可以通过老师的影响,巩固孩子的阅读兴趣,引导他的阅读不断向纵深发展。


父母也要更新观念


不少父母虽然鼓励孩子读课外书,但功利性较强,一切围绕考试转,以学习成绩为唯一目的。他们鼓励孩子读书,但买的都是教学辅导一类的书,其他书一律禁止。父母们应该站在关注孩子全面发展的高度,走出“教辅书”的狭窄圈子,把阅读看成中小学生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要达到某种所谓教育目的的工具或途径。带领孩子走进广阔的书的海洋,博览群书,才能给孩子全面的营养。


孩子对课外书是有兴趣的,只要父母引导得法,孩子的这种兴趣就能持久而稳定,最后养成习惯,使孩子终身受益。

联系我们
CONNECT US
  • 地址:兰州市北滨河东路66号-88号陇能家园
  • 电话:09318351487
  • 邮箱:
  • 网址:http://lnjy.21gm.com.cn
在线报名
apply online

提交资料后我们尽快联系您

关注我们
CONNECT WITH US

友情链接: 格兰绿都伟才幼儿园 重庆夏令营 伟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