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址:兰州市北滨河东路66号-88号陇能家园
- 电话:09318351487
- 邮箱:
- 网址:http://lnjy.21gm.com.cn
提交资料后我们尽快联系您
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孩子早期阅读很重要,但可别陷进阅读的误区哦。
4月23日,世界读书日,我们再一次谈起读书的话题,其实越来越多的家长认识到早期阅读的重要性,各种各样的书本也让人目不暇接。但你真得懂早期阅读吗?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下早期阅读的5大常见误区,希望引起家长的警醒。
误区1:反复读一本书无用
孩子喜欢反复读一本书这种情况,一般在2岁到4岁之间出现的比较多,种情况下一般是表明小朋友对他所认知的世界有了持续认知、持续探究的这种可能性,也就是我们说的专注力。
这是非常好的一种现象,因为这本书他所体会到的快乐,和这本书他能感觉到的那种知识的体验,或者是他有兴趣的体验,他抓住了,所以就需要反复地去,这也是“阅读安全感”。
误区2:读错了就要纠正
孩子们在自己读书的时候,错行、跳行、跳字、错读音,都是很正常的,他在自主挑战文字的一种尝试,如果我们老是纠错,反倒不利于他形成自己的阅读能力。父母在孩子读图画阅读到文字阅读转换的过程中,鼓励他多读,快速地读,养成他读书的习惯,缺一个字、两个字很正常。
除非他对特定的词、特定的字不了解,这个 特定的字影响他对整个文字的理解,我们就跟他说,如果真影响,他会找咱们的,如果他不找我们,我们别去指着它。
误区3:指读能帮助孩子认字
指读会破坏整个画面的感受,会限制孩子的眼神,因为孩子的眼光追逐的是他首先感应的东西,如果我们指读是有目的的指向文字,指向我们想说明的图案,这是对孩子的自由做一定的限制。
阅读识字本身并不矛盾,问题在于我们遵循孩子的一些身心发展规律,在他7岁以前,他的脑部发展,阅读识字的那部分机能还没有发展到足够强大的时候,他主要接收信息还是声音,耳朵和眼睛看图是更多一些。识字对阅读能力有一定基础的孩子来说是迟早的事情,而且识字的多寡、快慢也不成为一种判断的标准。
误区4:担心自己方言读书影响孩子
有些妈妈会担心,自己的普通话也不是特别好,声音又不是很优美,给孩子去读书,会不会影响孩子的一些发音或者是让孩子没有达到那种理想。
实际上,孩子最需要的是一种语言的韵律,而不是语言文字本身。所以,我们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给孩子读书绝不仅仅在于他字正腔圆什么的,而是将声音作为孩子身体能够接受的一种记忆号,来灌输到心里去的。孩子们在早期的时候,他需要的是最信赖人的声音,伴着他的阅读。
误区5:长大了就不需要亲子共读
如果孩子持续地希望你读书给他听,作为家长也别逃避,千万不要说你都会读书了,都识拼音、识汉字了,你自己读吧。
因为亲子共读还有一个好处,第一,它还是延长我们亲子相处的时间。第二,我们父母总有那些想额外的加给孩子好的精神的营养、好的书,但是孩子如果我们让他自给自足,我们又不好干预他,如果通过亲子共读的方式,把我们想传递的思想传递给他,就通过亲子共读方式。
国外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
美国
除了来自父母生活氛围的影响外,在校期间有更多的独立阅读时间,他们更有可能为享受乐趣而频繁读书。
日本
将每年的4月23日设为日本的“儿童读书日”。不日本几乎所有的学校都设有阅读角、阅览室,每个孩子每天都能拥有1-2个小时的自由阅读时间。
丹麦
几乎所以的丹麦图书馆都设有专门的儿童图书和阅览区,阅览区内设有沙发,还有少量玩具,小朋友看书累了,可以玩会儿玩具休息一下。
提交资料后我们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