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址:兰州市北滨河东路66号-88号陇能家园
- 电话:09318351487
- 邮箱:
- 网址:http://lnjy.21gm.com.cn
提交资料后我们尽快联系您
男孩五岁就得了斜视,这都得怪IPad、手机?怕孩子无聊,家人的陪伴才是最重要的,拿IPad、手机当孩子的玩具,对孩子的危害极大。
一则新闻引起了小编的注意,湖北汉川一5岁小男孩一觉醒来,发现看啥都是“双份”、“重影”,这可急坏了家人,奶奶一看,更是惊呆了,孩子的眼圈内几乎只剩“眼白”,眼珠偏向一边。去医院检查后,医生确认宝宝得了斜视。
原来,宝宝的父母长期忙于工作,怕宝宝无聊,给他买了新潮的iPad、手机等最新电子产品,5岁的宝宝“手机龄”已有三年,从两岁开始,他就用手机看动画片、打游戏,玩得很溜。
相信很多爸妈也意识到手机等电子产品对孩子视力的影响很大。但很多家长都不知道该如何正确引导孩子玩手机,因为现在的很多家长在家的时候,也多是以刷手机为主,常常忽视与家人的交流。宝宝爱玩手机,也多受大人的影响。
宝宝经常玩手机有啥危害?
手机是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不可少的联络工具,而对于宝宝来说,手机是新鲜的且充满了趣味。但是,手机对孩子的危害是很大的。
1、最直接的危害是造成视力下降。科研结果表明:孩子玩10分钟手机,相当于看30分钟电视;玩20分钟手机,孩子的平均视力接近轻度假性近视状态。近年来眼科就诊人群往近视低龄化、高度化方向发展。由于孩子自制力较差,被画面或游戏吸引后,会长久盯着屏幕不动,加上孩子胳膊短,眼睛离屏幕近,对视力造成的伤害更大。
2、影响宝宝生长发育。宝宝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身体组织中的含水量比成人丰富,而手机微波对水分越多的器官伤害越大;长期玩手机,还可能导致宝宝手指发育畸形;低头玩游戏,会对宝宝的颈椎带来很大伤害。
3、影响宝宝思维模式。只知道玩手机,宝宝与外界缺乏交流,容易造成孤僻、孤独、偏执等性格。宝宝常用手机上的联想输入功能打字,思考问题难以深入,凡事急于求结果,极大地影响他们的思考方式。
我们必须阻止孩子玩手机吗?
在这个电子产品为王的社会,手机对孩子来说或许就像我们小时候的小人书,我们完全阻止孩子玩手机真的有助于孩子成长么?
许多家长唯恐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为孩子能接受好的教育买学区房,给孩子报各种培训班。现在是什么时代?电子信息化时代,各种电子产品充斥着我们的生活,成了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当然也将是孩子生活中不可"逃避"的一部分。如果我们完全禁止孩子接触电子产品,他们会不会因此而与社会脱节,或在成长路上掉链子?
其实只要制定健康合理的"手机使用制度",让宝宝玩玩手机也未尝不可。如实行“奖励制”,在宝宝取得某些成绩时,可以让其玩一会儿。与其将孩子与手机完全"隔离",不如培养孩子健康使用手机的习惯。当然除此之外,也可以用替代品、转移注意力、给软件加锁、约定游戏时间等招数,搞定宝宝爱玩手机的习惯。
7招搞定孩子爱玩手机习惯
1、心要狠。建立孩子玩手机制度,控制孩子使用手机时间和频率,家长一定不能"心慈手软",不要孩子一哭闹就失去"原则"。
2、父母应做到榜样效应。不要在孩子面前肆无忌惮的玩手机,成人对电子产品都不可拒,更何况孩子?在孩子面前玩手机,只能勾起他们这方面的兴趣。想玩手机,请背着孩子。
3、共情+约定。如家长可以说“宝宝,我知道这里面有好看的动画片、好玩的游戏,但玩手机时间长对眼睛不好,我们不要戴近视镜,好不好?让我们想想,怎样才能保护眼睛呢?”引导孩子思考,具体玩的时间在一定范围内由孩子和家长商讨,让孩子说出时间,而非家长命令。
4、找替代品。仔细观察,孩子爱玩手机,有可能是对某种卡通画面感兴趣,可找卡通玩具等替代品。
5、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多带孩子参加亲子活动,多认识小朋友,扩展孩子的视野和兴趣。
6、给软件加锁。现在手机大都有这项功能,把游戏通过软件加密,或隐藏。
7、眼不见心不乱。可以把手机藏起来,放到宝宝看不到的地方,或者找个没电池的旧手机。
控制宝宝玩手机频率,家长一定不能"心慈手软",不要孩子一哭闹就失去"原则"。其实在21世纪这个信息时代,手机是"躲"不掉的,与其苦苦研究阻止孩子玩手机的"手段",不如多花工夫和孩子交流,多花些心思对孩子进行正确引导。
重要的事情再重申一遍,父母的榜样作用尤为重要,切莫在宝宝面前头也不抬地疯狂玩手机,下班回家后,爸妈们请将手机放起来,多陪陪孩子,加强交流,以身作则,这才是让宝宝少玩手机最有效的办法。
提交资料后我们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