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址:兰州市北滨河东路66号-88号陇能家园
- 电话:09318351487
- 邮箱:
- 网址:http://lnjy.21gm.com.cn
提交资料后我们尽快联系您
4月10日以来,短短几天时间,全球连续发生4次7级以上地震,引发公众普遍关注,难道地球真的开启了震动模式了吗?
3月2日,苏门答腊发生7.8级地震;
4月10日,阿富汗发生7.1级地震;
4月13日,缅甸发生7.2级地震;
4月16日,日本九州发生7.3级地震;
4月17日,厄瓜多尔发生7.5级地震;
4月19日凌晨1点,北京房山发生2.7级地震(矿震);
4月19日凌晨3点,四川宜宾市长宁县发生2.8级地震。
看到这,小编不禁担心起来,地球真的开启了震动模式了吗?
无论地球是否开启了震动模式,我们都要提高防范地震灾害的意识,掌握相应的自我保护、自我救护知识。
日本作为地震多发国家,是怎么做到减少地震带来的人员伤亡的?
日本4月14日以来的一系列地震中,目前共有44人遇难;厄瓜多尔安全协调部4月18日发表公告说,该国西北部沿海地区16日发生的7.8级地震死亡人数已升至413人。
而近年在日本发生的6级以上地震中,人员伤亡相对也都比较轻微。日本作为地震多发国家,是怎么做到减少地震带来的人员伤亡的?
【建筑物抗震能力强】 据统计,地震灾害中近90%的人员伤亡都与建筑物倒塌破坏有关。提高房屋建筑的抗震能力,是保护民众安全的最直接措施。
在日本这个地震多发国家,建筑物的抗震标准由《建筑基准法》和《建筑基准法施行令》严格规定。《建筑基准法》规定,新建建筑必须达到在百年一遇的地震中不倒塌、在数十年一遇的地震中不受损的抗震强度。只有设计符合该法的建筑才被允许建造。根据这部法律,建筑材料都要经过官方认证,不合格的建材很难在市场上流通。
【地震监测体系完善】 以目前的技术水平,尽管地震难以准确预报,但地震发生时,如果有完善的监测网络发出警报,还是能为人们避险求生争取宝贵时间。
此外,沿海地区的地震可能引发海啸,地震监测网络的预警也有助于减少海啸带来的生命、财产损失。 日本气象厅在全国约200个场所设置了地震监测站,日本防灾科学技术研究所在全国约800个场所设置了地震监测站,上千个监测站共同构成一个庞大的捕捉地震波的网络。一旦发生地震,有关部门立即分析由监测站传来的数据,推定震源和地震的规模,预测地震波到达各地的时间,并由气象厅迅速发布紧急地震速报。 另外,日本气象厅预先设定有可能发生海啸的断层,对海啸的数值进行模拟演算,将演算结果作为海啸预测数据库进行积累。实际发生地震时,立即从数据库中检索与发生地震的位置和规模相对应的预测结果,迅速向沿海地区发出海啸警报。
【防灾减灾体系成熟】 为尽量减少自然及人为灾害造成的损失,日本先后制定了《灾害对策基本法》《大规模地震对策特别措施法》《灾难救助法》等法律法规,规定了发生灾害后应采取的对策。 日本建立了一套救灾物资的储备和运输体系,确保灾民在灾后能及时获取必要的救急物资。
首先,鼓励每个家庭在家中储备救灾物资,存放能够维持一家人三天到一周的饮用水和食品。其次,在各个自治体建立救灾物资储备中心或储备点,储备帐篷、被褥、发电机及燃料、手电和食品等应急物资,该地区一旦发生灾情就可以及时就地发放,保证灾民的生活必需。 日本全国各地设有的防灾仓库内储存了各种防灾物资。例如在东京六本木新城的防灾仓库里,储存了10万人份的应急食品,有罐头、自热食品、瓶装水等各种应急食品。此外还有垃圾袋、湿纸巾、安全帽、内衣、毛巾等日用品。这里的饮用水、应急食品能保存3至5年。
【民众防灾意识强】 日本民众的较强防灾意识和和丰富的防灾知识也在地震发生后的自救中起到重要作用。日本政府会向民众分发地震防灾手册、传授预防海啸的知识、举行防灾训练、熟悉避难路径和避难屋所在地等。2011年3月11日的东日本大地震是9级强震,由于防灾意识的普及,灾民们能够有条不紊开展自救。
日本的地震教育做到了从娃娃抓起,一些小学经常举行防震演习,教育孩子们一旦发生地震不要慌乱,要保护好头部,从容有序躲避。社会上也时常开办一些防灾救灾展览和研讨会。许多地方都有专门的地震防灾中心,主要向居民尤其是中小学生普及地震相关常识,并由专业人员传授正确的急救和自救方法。 日本政府于1960年将每年9月1日定为防灾日。各地在防灾日前后经常举行各种防灾演习,以提高救援部门应急反应能力和市民的防灾减灾意识。 日本主妇们长期从事家务活动,也积累了丰富的室内防震经验。
由于地震可能引发燃气管道破裂甚至火灾,因此一觉察到大地摇动她们就立即关闭厨房火源,打开可出逃的门窗。日本家庭通常会准备几个“防灾袋”,里面有多种应急用品,包括食品、饮用水、药品、手电筒、毛巾、口罩、绳索、口哨等。主妇们会定期检查和更换这些应急用品,以防过期或失效。 在办公室、商场、街道等其他场合,日本人也设计了不少避险和互救方式,比如牢记发生地震时避免停留在货架或悬空物体附近,一些公共场所绘制有详细的逃生路线图等等。
提交资料后我们尽快联系您